[历史同人] 皇帝聊天群 - 第214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儒家以此为目标却错在崇古,古时并无天下大同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儒家实现天下大同的治政思想就都不可信。

    秦念又如何让百姓相信,这一目标能得以实现?

    【秦念:国家强盛, 指的是国家在军事、政治、科技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都强大兴盛;百姓富足,不是士商富而工农贫,也不是一部分人富裕另一部分人贫穷, 而是所有人都富裕。】

    自咸阳学宫开始建造,百家皆入咸阳。

    在学宫尚未落成时,百家只能露天辩论,常引发路人驻足。

    秦法严禁私斗,辩论之人各执一词时,倒是利益不相关的路人能给出相对公正的评议。

    于是学宫主体落成后,激辩之时也常引路人入学宫听辩。

    辩论最为激烈的,除了儒家八派更为激烈的内斗之外,就是儒墨之辩。

    墨家曾与儒家并称显学, 因始皇帝发起兼并战争而迅速衰落, 延墨侠之风的楚墨死伤惨重, 讲学非攻的齐墨为世所不容,秦墨虽入秦国少府,但始皇帝只用墨家技艺却不用墨家学说。

    咸阳学宫的建立,给了墨家再兴的机会。

    三墨学说本就只是略异, 只因过于尊崇墨子而争正统, 知道崇古之谬误后, 已摒弃前嫌开始融合。

    秦墨兴技艺,研发后世秦皇所言的各种有利于民的器物,得始皇帝青睐,亦得天下人敬重。

    齐墨重讲学、楚墨重谈辩,三墨融合, 不仅能与儒家八派分庭抗礼, 甚至还在论辩中吸引许多儒生从墨。

    “天下均富, 此为兼爱!”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!秦皇所言为天下皆富,非均富也!此为儒家之天下大同,非墨家之兼爱!”

    又一轮儒墨之辩开启。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相比咸阳学宫内的学说辩论,各朝皇帝则是惊于秦念的目标之远大。

    即便是儒家的天下大同,对于君王的要求也只是轻徭薄赋,好让百姓休养生息。

    秦念的目标却是国家各方面皆强盛的同时,还要求所有百姓富足!

    这如何能做得到?

    【嬴政:当如何施为?】

    作为第一个皇帝,嬴政并不认为有何不可为。

    以法家治国是为秦之强盛,疲民弱民也是为大秦社稷。

    如今已知单以法家治国,大秦却是二世而亡,且被秦念认定为必亡,嬴政当然会改制。

    “民弱国强”是错,那就看秦念的“民富国强”又是如何施政。

    【秦念:这个目标过于远大,几代之内或许都无法功成。千里之行始于跬步,将千里拆分为百个十里,就不至于望而生畏。】

    【嬴政:如何拆分?】

    【秦念:第一个五年计划,可以是……】

    秦念昨天可是罕见地加了班,把十五个五年计划通读一遍。

    她编造的几个五年计划或许不能完全适用于封建王朝,但没关系,这只是个聊天群。

    就算是考虑到剧本的严谨,秦念这个计划的“不适用”部分,也能被古代皇帝理解为国情不同,需自行修正。

    同事们也没让秦念失望,所有人发言都相当积极。

    就连向来不着调的刘邦都扮演出一副有谋士在侧的模样——也对,张良萧何陈平,在刘邦在位期间都活着。

    【李世民:见秦皇治国之法,这“国强民富”竟不再是遥不可及。只要不断按着计划前行,终有功成之时。】

    李世民再次感叹。

    儒家的天下大同,只一味要求崇古,却从未给出实际的可行之法。

    可秦念的几个“五年计划”,却是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
    纵有不妥之处,也应是秦念所在之世与如今不同,只需稍作修正,即可为大唐兴国之策。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刘邦时期。

    张良此刻对后世秦皇已彻底改观。

    她有资格称任何人为“未曾谋天下民”。

    自古至今,无人如此为民谋。

    【朱元璋:政治廉明,又应如何计划?】

    朱元璋早就对秦念极为信服,如今只是发觉他依旧低估了秦念的治国之能。

    因请罪书知天下官吏贪腐之严重,朱元璋自是更加在乎廉明之事。

    见强国富民告一段落,朱元璋连忙追问第三个目标。

    【秦念:人性复杂,政治廉明难以形成计划。只能从三方面下手:让官吏不愿腐、不能腐、不敢腐。以此为方向自我革新,不断修正律法与制度,比过往更清廉一分,那就是距离目标更近一步。】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